廉洁榜样
扎根高原的“雪莲花”
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科科长王燕琳
“咔嗒、咔嗒、咔嗒”的键盘敲击声在深夜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科科长王燕琳聚精会神盯着电脑屏幕,认真记录白天的工作情况,拟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为了保障巡察工作高效开展,王燕琳经常加班到深夜。
自2011年进入纪检监察系统,王燕琳先后在宣教、党风政风监督、干部监督、巡察等多个岗位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担当尽责、无私奉献,为守护群众切身利益、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做出积极贡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22年9月,王燕琳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嘉奖。
深入群众,以监督之为护民生之安
2017年,时任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的王燕琳参与脱贫攻坚督导工作。香格里拉市曾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承担着最艰巨的脱贫任务。
这里山高谷深,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王燕琳与同事不分白天黑夜地穿梭在深山密林的羊肠小道上,跑遍香格里拉的山山水水。白天,她走村入户走访群众,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深入了解群众面临的困难。晚上,她带领驻村干部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想方设法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在脱贫攻坚督导工作期间,王燕琳走遍了全市11个乡镇62个村(社区),与贫困群众面对面聊家常、叙乡情、讲政策、谋发展、树信心,厚厚的民情日记里记录着困难群众的信息,更承载着浓浓的爱民情怀。
不久后,王燕琳任香格里拉市纪委常委、市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主任,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统筹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有一次,在对香格里拉市某乡镇产业扶贫项目开展督查时,王燕琳发现某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却因技术指导缺位、产销对接不畅,致使菌菇产量达不到预期、贫困户分红未达到承诺标准。王燕琳与同事加班加点通过调取项目合同、核对资金流向、走访种植户和搬迁群众,锁定问题根源:责任部门履职不到位、监管流于形式、部分干部存在“重申报、轻落实”的敷衍心态。针对这些问题,市纪委监委立即启动问责程序,对履职不力的村干部和乡镇干部作出党纪处分。同时,向相关职能部门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举一反三开展全市扶贫领域问题大排查。王燕琳与同事们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整改落实,确保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切实守护好群众的“幸福底线”。
2016年至2021年,王燕琳牵头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77件次,对相关责任人批评教育116人次,问责45人,党纪处分19人,政务处分11人,对扶贫领域违规违纪和履职尽责不力等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21批次65人,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保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刚正不阿,打铁人首先要是铁打的人
王燕琳常说:“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
在一次作风建设监督检查过程中,王燕琳与同事发现香格里拉市市直某单位在公务接待过程中出现违规饮酒问题,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单位关于公务接待的相关纪律要求。之后,该单位负责人找到王燕琳,请求她在处理中“通融”。对此,王燕琳严肃地表明态度:“机关单位作风不正,怎么引领社会风气好转?违反了纪律还要说情打招呼,这是共产党的干部应有的作风吗?”她以事实为依据,以党规党纪为准绳,根据违纪情节和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对参与违规饮酒的人员依规依纪进行处理,对负有责任的部门分管领导进行约谈,督促其加强对分管领域人员的教育管理,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
“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决惩治腐败,更要自身过硬。”王燕琳说,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纪国法的神圣使命,其廉洁性和履职规范性至关重要。
王燕琳深知,干部监督是打造过硬队伍的重要环节,制度是规范纪检监察权的根本保障。担任香格里拉市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主任期间,她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组织多轮座谈会,结合本地实际,完善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制度体系,明确了对干部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监督内容和标准,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八小时外”。她牵头制定的该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制度、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外”行为准则等成为当地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的有力抓手。有制度刚性约束,香格里拉市从严整治“灯下黑”,该市纪检监察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明显增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直奔问题,在巡察中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自2023年6月调入州委巡察办工作以来,王燕琳承担的各类综合任务增多了。为了尽快熟悉巡察工作,她利用下班时间刻苦钻研巡视巡察知识,并主动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不到半年时间,就从一名巡察的“外行人”成长为政治过硬、能挑重担的业务骨干。
有一次,州委巡察办组织巡察组对州属某国有企业进行巡察。在巡察初期,被巡察单位提供资料不完整,影响了巡察工作进展。王燕琳一方面与被巡察单位负责人严肃沟通,阐明巡察工作的重要性和提供真实完整资料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组织巡察组的同事们仔细梳理已掌握资料,深入研究该企业业务架构和运营模式,从财务报表、项目合同等关键资料入手,发现了不少问题线索。
除了善于发现问题,王燕琳在问题定性和撰写巡察报告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在巡察香格里拉市某乡镇时,巡察组同事发现该乡镇的一些工作机构存在审批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但这一问题表象背后原因复杂,涉及机构职责划分、人员配置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王燕琳与同事商讨后,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工作作风问题,而是深入分析每个环节,查阅大量政策文件和会议纪要,与部门工作人员多次沟通交流。最终在巡察报告中精准指出,该问题根源在于部门内部权力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部分工作人员推诿扯皮、不作为。她提出的整改建议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得到被巡察单位高度认可,也为后续整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加巡察工作以来,王燕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资料,她没有丝毫懈怠,制定详细的资料查阅计划,对每份文件都进行编号、分类,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对于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她都会反复核实,确保问题定性准确、证据确凿。在与被巡察单位沟通反馈时,她也会充分听取对方的意见和解释,以理服人,让被巡察单位心服口服地接受巡察意见,积极配合整改工作。正是凭借这种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王燕琳在巡察工作中屡创佳绩,为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扎根雪域高原多年,王燕琳就像雪莲花一样,在风雪、严寒中坚强不屈地向上生长,用自己的色彩把高原点缀得更加绚烂,也影响着众多高原纪检监察人,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注入生机和力量。(通讯员 何维龙)